(通讯员:解书华)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,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品格、增长本领,7月9日至7月18日,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关爱行动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团队-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力学筑梦实践团面向阜新市80名少年儿童,在阜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展了为期1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16名实践团成员用精心筹备的课程与饱满热忱搭建起成长的阶梯,以知识传播希望,用陪伴温暖童心,让青春在服务基层教育中绽放光彩。

思想引领课,架起童心和家国情怀的桥梁
在思想引领课程中,“祖国旗帜在我心”与“民族服饰件件美”两大主题活动让爱国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。“祖国旗帜在我心”活动通过“识旗帜、护旗帜、制旗帜”三大环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。志愿者们用生活实例强调护旗理念,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五星红旗。当活动室化作红色海洋,孩子们挥舞自制国旗的小小身影,成为爱国情怀最纯真的表达。民族服饰课堂上,志愿者化身“文化讲解员”,从藏族藏袍到傣族筒裙,从苗族银饰到维吾尔族小花帽,生动讲述服饰背后的历史与情怀。孩子们在 “民族服饰设计师” 绘画环节尽情创作,用画笔诠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感受 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 的文化内涵。

科技创新课,点燃科学探索的星火
“魔法光学—揭秘 VR 技术”作为第一堂科技课精彩亮相。实践团成员化身“科学小导师”,以光学原理为核心,通过生动讲解光的传播、反射、折射等基础知识,结合趣味演示与互动体验,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科技魅力。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孩子们动手制作简易VR眼镜,在亲手实践中,孩子们积极提问、大胆尝试,在探索中感受光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奇妙融合,为后续科学探索埋下种子。此外,实践团还通过 “伯努利原理实验”“力与航天”“小吸管‘搭’世界” 等系列活动,延续科学探索的热情。从流体力学原理的趣味验证,到航天力学知识的科普讲解,再到用吸管搭建创意结构的动手实践,实践团成员让孩子们在“做中学、学中思”, 逐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。

安全教育课,筑牢成长路上的防线
“安全同行 健康为伴”主题课程聚焦安全与健康两大核心。在“被看见才安全”环节,志愿者化身“安全卫士”,通过色彩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不同颜色衣物在黑暗中的醒目程度,深刻理解道路安全的重要性,同时强化“骑行戴头盔、远离车辆盲区”等暑期安全准则,将“知危险、会避险”的理念深植心间。健康课堂上,志愿者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依据,讲解营养知识,并通过“健康知识玩起来”活动,让孩子们在搭建“膳食宝塔”的互动中内化均衡膳食理念。实践团还开展了“危险的事情我不做”“防溺水宣讲”“绿色上网”等课程,从日常安全防范、溺水急救知识到网络健康素养,全方位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。

身心成长课,用温情守护心灵的晴空
为了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,实践团特设“知心姐姐的魔法信箱”活动,为孩子们搭建情感表达的桥梁。志愿者们化身“心灵伙伴”,通过信箱收集孩子们的小烦恼、小愿望,以一对一交流、团体分享等方式,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给予情感支持与心理疏导。无论是学习中的困惑、成长中的迷茫,还是生活中的喜悦,都能在“魔法信箱”中得到回应,让孩子们在温情陪伴中感受关怀,学会表达与沟通。自“七彩假期”公益课堂开始以来,力学筑梦实践团每天带领小朋友们开展素质拓展活动,舒展肢体、活动手脚关节、肌肉拉伸、高抬腿激起阵阵欢笑。“数字5——行动!”志愿者的的哨声划破运动场的宁静,“桃花朵朵开”游戏让孩子们沉浸其中,创意沙包游戏中,大家欢呼着躲避飞来的沙包,孩子们活力四射,积极参与,在“实践+互动”中收获了欢笑与能量。

实践研学课,沉浸式感受科学魅力
实践团充分立足实际,盘活用好资源,借助阜新市科学技术馆开展实践研学活动,带领少年儿童“走”出室内,前往科学教育场所,进行场景式、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。在这里,实践团成员为孩子们解释每一个展品的科学原理,并进行了“探索航空航天 领略力学奥秘”主题宣讲,他们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,向孩子们介绍了力学在航天领域的应用,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。实践研学诠释了青年力学人以智慧汗水奉献社会的青春形象,让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,长在未来,为建设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贡献青春力量。

在十天的暑期时光里,实践团成员紧扣“七彩假期”主题,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与兴趣方向,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、科技创新、身心成长、文化传承等内容精心设计实施本次志愿服务。从爱国之情在心中悄然绽放,到科技之光点亮好奇的眼眸,从到安全之盾守护纯真的笑容,到文化之美编织传承的纽带,每一颗童心在“七彩假期”里收获成长的力量。力学筑梦实践团用汗水浇灌希望,用坚持书写成长,以青年热忱融入时代洪流,让成长之花扎根基层大地,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。